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系

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系简介


教育教学: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以中医四大经典中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以及中医经典实践技能实训为核心组成,重点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为临床提供理法方药及其综合运用的方法和思路,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最终研究目标的一门学科,也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通过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掌握中医经典辨治疾病的方法和规律, 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为培养具有较高中医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学科研究方向包括:1.仲景学术思想及温病学的经典理论与临床基础研究。2.基于络病理论的糖尿病、肝病、脑病证治规律研究。

本学系现共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00%。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中医临床基础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承担《温病学》《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中医经典经典实践技能实训》《中医养生学》《内科常见病治疗》《中医学概论》7门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承担研究生《金匮要略研究》《伤寒论研究》《温病学研究》《中医络病学与重大疾病研究进展》《中医内科常见与合理用药》5门课程的主讲任务。

学系还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钱英教授传承工作室站”和北京市中医药传承3+3工程项目“钱英教授传承工作站”建设工作。学科有全国名中医1名,首都国医名师2名,首都名中医3名,优秀名中医1名,以及以上各级名中医学术继承人10名。

教学研究:

学系目前有《温病学》《金匮要略》2门校级网络课程。近5年主持校级教改课题7项,第二课堂12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写5部(编委),参与其他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主编及编委6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篇。学系教师获得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奖1项、首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首都医科大学吴阶平优秀教师奖1人、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导师奖1人、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1人、学校优秀党员1人。

科学研究:

近5年学系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5项。学系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