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科于2008年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及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涵盖各附属医院中医科,伴随北京中医医院创建(1956年)而诞生,历史悠久,名医汇聚,学术积淀丰厚。著名中医学家赵炳南、关幼波,国医大师贺普仁、方和谦、柴嵩岩,全国名中医钱英、陈彤云、危北海等奠定了学科坚实基础,引领学科高水平发展。中医学本科教育已41年,累计为北京培养近万名高质量中医人才,2005年中医学获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0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5年获批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科立足于国家及北京市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中医内科方向、中医针灸方向、中医皮外科方向、中医妇儿方向、中医临床基础方向和中医基础方向。

        特色优势:伴随北京历史文化及医学发展,本学科形成了以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经验为核心,宫廷医学为亮点,中西医汇通为特色的“燕京医学流派”。中医学科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及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7个,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级及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另外我校拥有的19所附属医院、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中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学科平台支撑。

        学科团队学科专职教师18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06人;高级职称108人,教授47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导师41名,硕士生导师87名;学科拥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首都国医名师35名,国家级名老中医46名,全国优秀中医药人才13人,歧黄学者1人,北京教学名师1人,北京长城学者2人。

        人才培养:中医本科教育坚持小规模招生,高水平培养,高质量输出的“精品教育”理念;突出“厚基础,强临床,跟名师”的办学特色;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启动“双语”教材的编写;依托名老中医资源,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形成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本科学生读研率70%,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5%,学生就业率为100%。研究生强化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培养研究生250余名,研究生就业率为100%。

        科学研究:学科近5年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牵头制定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指南共识及临床路径16项,发表学术论文1219篇,其中SCI文章208篇,出版专著166部。本学科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共2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8项,省部级课题101项,科研经费总计11335.0万元。

        社会服务:中医学以服务国家、北京卫生事业发展为目标,5年本学科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中医研修学院,为北京地区培训基层中医药人才2400余人,西学中人员200余人;举办仲景书院为北京、河南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200余人;对口支援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及京津冀20家区县级中医院,惠及患者10万人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600余名医务人员,接待沿线50余个国家近万人次参观访问,获得较高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