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心首页 中心介绍 实验教学 教学特色 设备与条件 教材建设 教学队伍 教学研究 科学研究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下载园地
English
首页» 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特色

特色一:“医药协同、资源共享”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学科界限,交叉融合教学资源,促进中医学、中药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促进本科生的中医思维、科学素质全面发展。开阔思路,充分利用“一中心、三基地”的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校内外中医药学实践创新,到科研实验室、科研院所,到临床诊室、到名医工作室站开展实践创新教学活动,有利于中医、中药专业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特色二:保障“全程导师制”的中医、中药人才培养需求

(1)中医学专业建立“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全程配备导师,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见照片71)。导师队伍“双师型”,建立师承培养机制,鼓励“早临床、多临床”,使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师承学习,能基本掌握导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中医思维方法,提高中医辨治、遣方用药的领悟力,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德优良的中医药应用型专业人才。

(2)中药学专业建立中药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全程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引领本科生的学习成长,突出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本科实验课程中基本型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及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创新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分析问题与综合判断能力。本科生参加导师的实践项目,在“第二课堂”实验中培养实验室独立工作能力;在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及毕业专题实验中培养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见照片72)。

特色三:多实验平台“交叉-综合-开放”的专业综合实验

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由全体中药学科的实验教师参加带教,每年开设8个~10个实验项目,涉及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效学等多个二级学科,融合中医学、中药学相关知识,学生自愿结成实验小组,开展自主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树立“再现科学发现,加强综合实验,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能力训练”的教学理念,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明确要求,强调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查询、研讨、设计整个的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的自主实验,成为毕业设计的前期预演,引入研究探索型实验项目,同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积极借助科研平台力量,引入新设备、新技术,开拓学生视野,鼓励科研创新,5年开设实验项目44项,项目更新率达到100%。

特色四:分阶段、多层次的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与安全教育

(1)面向不同学习阶段的本科生,采取班级开放、小组开放和个人开放等多层次开放实验室形式,制定开放实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实验用品规范申请、开放实验室使用申请、独立使用和管理开放实验室,培养本科生的实验室工作行为规范及应用能力。

(2)针对不同的开放阶段,分别进行开课前班级安全教育、小组安全学习及签署安全协议、专题生入室前安全培训及精密仪器上机培训考核等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逐步开展本科生安全素质的养成教育。

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分层培训、循序渐进地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安全教育,夯实本科生专业实验基础,规范实验室工作习惯,培养实验室安全素质,促进其自主实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特色五:建设“双师型”实践师资队伍

为使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在临床、生产实践中展现其鲜活的生命力,进而促进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的深刻领悟,学院努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教师成为医药行业与生产实践的能手。使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了“师承教育”模式,由学科带头人、教学骨担任新来青年教师的导师,既指导教学,又跟师出诊,进行“双师型”培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学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 电话:010-83911627 传真:010-83911627
联系我们:tmoffice@ccmu.edu.cn
版权所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